自2018年成立起,乐扬公益加入区域联合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研发了11门情景党课,开启了为社区党员服务的红色篇章。
2020年10月,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党支部正式成立,截至2021年底,中心共有8名党员。
乐扬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主题学习教育,团结带领支部党员夯实党建基础,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成功推出情景党课与精品党课名人堂,获得学习强国的转载报道。
创新模式:
党建主题+情景主题
已举办:194节
受益党员:6200名+
创新模式:
党建主题+名人分享
已举办:6场
受益党员:100名+
* 成果数据截止于2021年12月
【故事党课】
1848年3月,马克思起草《共产党宣言》,那一年他还不满30岁,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变数和无限可能性的年龄,马克思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对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摸索和思考直至终身。马克思的一生都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问题自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在思索,但第一个拨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迷雾,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只有马克思。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他不仅仅思考,还积极投入实践,参与改造世界的行动中。
在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马克思一生的“足迹地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位“千年伟人”是如何造就的,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故事党课】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将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细节故事、新闻纪录片、口述材料再现新中国从筹建到宣告成立的历史进程,在重温历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民意的先进性,认识新中国制度之变、制度之新,感悟新中国建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故事党课】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文风独树一帜的诗人。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意象:豪迈、悲悯、宏大。毛泽东在不同人生阶段写的诗词,就像是一篇史诗,它是现代中国沧桑巨变的恢弘史诗。
从《沁园春·长沙》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菩萨蛮·黄鹤楼》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到1949年《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再到1950年《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诗词正是一幅革命战争摧枯拉朽的壮丽画卷。
伟人的情怀一课通过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选用毛泽东诗词,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
【故事党课】
以新中国建国七十年来的伟大发展成就为背景,讲述不同发展时期,在各项伟大成就背后默默奉献的新中国建设者的故事。
本课程改变以往讲座式的授课方式,以生动的普陀英雄人物顾正红的故事,配合相应的纪录片,通过配音、角色扮演、故事旁白、朗诵、演讲等艺术形式,使课程更具欣赏性和艺术性,也更为生动易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参与者能进一步了解历史,回顾建国七十周年来的伟大成就,学习先进典型,坚定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的决心!
【故事党课】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泽东、习近平作为一代领袖,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赋诗填词的意趣。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不仅能读到领袖人物的文学情怀,感受到他们的政治豪情,还可以从他们的经典作品中学习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伟人的人生故事。毛泽东的诗词作品的至情至性,霸气十足为我们所熟知。而习近平书记在早年写的《七律•军民情》同样以拥抱天地的磅礴气势、游目骋怀的大美意象令人精神振奋。走进他们的文字,我们一起感受那“纵横万里的境界,雷霆万钧的气势”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
【故事党课】
《Time(时代)》是全球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庞大的发行规模背后是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创刊至今90多年,《时代》封面上与中国的人和事为主题的,大约有60次左右。历史的轨迹从来不会因为旁人关注的目光而发生改变,但别人的眼睛往往可以给我们对历史的测量提供另一种尺度。《Time(时代)》的80多年里,美国人从未停止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在主题讨论中,引导大家回顾《Time(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孔,也许可以让我们用别样的视角梳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艺术党课】
本课程以党史材料为依据,手绘陶瓷釉下彩为载体,让课程参与者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初心,在工作中发挥习主席提倡的匠人精神!
本课程通过介绍陶瓷釉下彩绘的相关知识和我党、我国的标志性图案,如党旗、国旗、普陀红色文化等等,引导老师们寻根溯源,用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去把所观、所感表现到自己的陶瓷作品中。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
【艺术党课】
十九大主题词篆刻艺术党课结合“博学雅趣”课程的育人目标而精心创设,篆刻印章主要以汉印形式为学习方向,让党员们通过课程学习,从设计、撰写印稿、上石摩印、朱文白文常用刀法使用等基本技法入手,了解印章的发展史、掌握篆刻的简单技能、在课程实践中主动学习了解十九大主题词,并将十九大主题词通过篆刻进行自我创意设计,在欣赏印章作品的同时,学习党的有关知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参与者未来个性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遗产奠定基础。同时让参与者在体验中进行感悟和学习,让党课“活”起来,使党课更具趣味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音乐党课】
本课程主要围绕烽火岁月里的经典歌曲进行背景解读以及现场教唱。课程讲述者将以一组脍炙人口的革命之歌开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把大家带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音乐党课的全新方式,《烽火岁月中的歌声》使参与者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共同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在一首首革命歌声中,牢记和感悟党的光辉战斗历程,让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音乐党课】
本课程是围绕着欣赏管弦乐作品《红旗颂》来激发听众对红旗的热爱、对祖国母亲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它传递的价值观和正能量是生动的、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它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艰难奋进、创造辉煌的伟大历程,它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勇敢率先的光辉形象。
本课程通过对音乐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层层推进,采用分段欣赏以及在欣赏中以观看视频、提问、讨论、歌唱等形式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红色音乐,让参与者能够经常回忆起那个年代、那种精神,经常感受到那份光荣、那份责任。
【情景党课】
行走中的党课通过“探”有故事的马路、“访”伟人的故居、“听”有声的党章等多种形式,让党员们追寻着一个个革命先辈和共产党员留下的革命足迹,用心感受着一个个革命先烈在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面对严酷的斗争环境和重重考验中表现出的对党的无比忠诚的革命意志、信仰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行走的党课”的教育,不仅让每位参与活动的党员重走了一遍充满红色记忆和文化内涵的近代革命之路,更是通过共同回望这段凝重的历史,震撼心灵,坚定理想